从文字到像素:DeepSeek-OCR揭示AI下一个算力革命的方向
在大模型狂飙突进的时代,真正的瓶颈并非算法,而是**“上下文”与“算力”的矛盾**。当模型能理解的上下文被限制在几百万个token以内,信息越多,成本越高,效率越低。DeepSeek团队提出的最新研究——DeepSeek-OCR(Optical Compres
在大模型狂飙突进的时代,真正的瓶颈并非算法,而是**“上下文”与“算力”的矛盾**。当模型能理解的上下文被限制在几百万个token以内,信息越多,成本越高,效率越低。DeepSeek团队提出的最新研究——DeepSeek-OCR(Optical Compres
在旗舰手机市场陷入参数内卷的当下,一加15以行业首部性能Ultra超旗舰,的身份破局而来它不仅搭载了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与全新「风驰游戏内核」,更将165Hz超高刷第三代东方屏、7300mAh 冰川电池等顶级配置融为一体,彻底突破性能与体验的边界。一加1
随着 AI 原生浪潮的到来,智能体(Agent)正成为企业创新的新引擎。然而,在生产环境中大规模落地 Agent,却面临开发复杂、运维困难、成本高等挑战。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企业内部大规模部署和运维 Agent 是否有捷径可走?本次直播邀请阿里云云原生
彭博社昨日(10 月 2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英伟达(NVIDIA)宣布将与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合作,共同投资 10 亿欧元(注:现汇率约合 82.81 亿元人民币)在德国慕尼黑建设一座新的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相关计划或于下月公
10月22日,谷歌的一个消息又让科技圈为之沸腾:谷歌的量子芯片只用了2.1小时便算完了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3.2年才能完成的任务,速度提升了足足13000倍!
在显卡市场被海外巨头长期垄断的格局下,国产GPU企业正加速突围。近期,摩尔线程接连传来产品迭代、客户落地的关键消息,不仅让国产GPU赛道备受关注,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异动。作为国内少数能实现GPU全栈自研的企业,摩尔线程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资本市
该芯片集成大容量存储与混合精度算力,支持MetaXLink扩展技术,完成国产千卡集群大模型全参数训练。
虽然 Meta 正在致力于开发自己的 AI 芯片,但它仍在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其他公司的芯片,并且可能会继续这样做,其中大部分是用于训练和推理的 Nvidia GPU。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终端出货量达421.7万台,同比增长40%,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超16%的高增速。作为承载个人与企业算力需求的重要载体,云电脑正从“可用”向“好用”跨越。面对这一趋势,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化,致力于打破性能瓶
当 OpenAI 不再满足于“用芯”,而是开始“造芯”,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延伸,更是 AI 产业格局重塑的信号。本文深度解析 OpenAI 进军芯片领域背后的战略动因、生态博弈与未来变量,带你看清 AI 时代的下一个权力中枢。
对于中国而言,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具有战略价值:一方面可避免“卡脖子”风险(如关键设备/软件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是在中美技术博弈中争夺下一代计算主导权的必然要求。
2025年9月26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委员会第40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这家成立仅五年的国产GPU设计企业计划募资约80亿元,若年内顺利上市,有望跻身今年科创板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10月23日,瀚博半导体在港交所挂出招股书,拟募资58亿港元,核心资产是两颗7nm GPU:SV102、SG100,号称单卡可跑700亿参数大模型,峰值算力较A100提升2.3倍。
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孙仲研究员团队联合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相关成果于10月13日发表在《自然·电子学》期刊 。
高通近日正式发布了适用于骁龙 X 系列处理器设备的最新 Adreno GPU 驱动程序,版本号为31.0.121.1。此次更新带来了多项系统级改进与兼容性优化,为玩家和专业用户提供了更稳定的体验。
近日,上交所官网披露,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于10月24日上会。同时,沐曦股份正式推出首款全国产通用GPU(GPGPU)——曦云C600,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化供应链。
在最近由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组织的一次活动中,英伟达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了一番引人注目的言论。他指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之前的95%骤降至0,目前我们已经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
10月24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46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首发申请通过会议审议。上市委表示,沐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今日(10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审议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的首发申请。这家成立仅5年的国产GPU(图形处理器)企业正式迎来IPO大考,国产GPU“四小龙”也正陆续接受资本市场的考验。
公司IPO拟融资39.04亿元,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